矮小症的诊断一般用百分位法和标准差法,百分位法和标准差法都用一个诊断数据表。孩子在同年龄、同种族、同性别的情况下,临床上诊断身高<3个百分位的情况下,或标准差法<2个单位、2个标准差的情况下,便诊断为矮小症。
一般到门诊来就诊的患者会说孩子上幼儿园了,比班上的孩子小很多,一般一个孩子1年长<4cm以下,也要诊断矮小症。也有家长来了以后,说近孩子没怎么长,具体没有做统计,但是几乎没长个子,这种也可以叫生长发育延迟或迟缓诊断为矮小症。标准前提是<3个百分位和<2个标准差。
矮小症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有病理性的原因,病理性也分先天性和后天性原因。先天性原因有遗传代谢方面的病,如特纳综合征或小胖威廉综合征,这都属于遗传代谢方面的病。还有病理原因,如长期腹泻或有慢性肾炎,甚至有生长激素缺乏和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即甲减,这些方面都会影响孩子的个子。
排除病理性因素以后,还有生理性因素,所谓生理性因素即缺乏营养,如缺维生素A、维生素D或缺铁、缺锌影响食欲,排除营养方面以后,便考虑特发性矮小,特发性矮小里头,包括家族性矮小和青春发育期延迟,甚至包括宫内发育迟缓,或小于胎龄儿,这些都属于矮小症的原因。
矮小症是指儿童的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同种族儿童平均身高的两个标准差,每年生长速度低于5cm的孩子。
主要表现为身材矮小、生长速度减慢、骨成熟延迟和代谢异常,主要是因为生长激素缺乏或者分泌不足导致身高不能正常生长,如果不能进行生长激素替代治疗,终的身高高可能只能达到130cm左右。
临床当中常见的生长激素缺乏是继发于下丘脑、垂体或其它颅内肿瘤、感染、细胞浸润、放射性损伤和头颅创伤等。在,产伤是矮小症的主要的原因。
矮小症指相似的环境下儿童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同种族儿童平均身高的两个标准差以下或第三百分位以下,每年身高增长低于5cm。引起矮小症原因较多,包括遗传因素、疾病因素、营养因素、体质因素以及社会心理问题等;
矮小症判断指标,具体如下:儿童身高出现在3岁前每年身高增长低于7cm;在3岁和青春期之间每年身高增长低于5cm;在青春期时每年身高增长低于6cm;
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是一家专业治疗小儿发育行疾病的医院。主要治疗疾病有,儿童矮小症、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发育迟缓、儿童抽动症、儿童多动症、儿童智力低下、儿童自闭症、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儿童性早熟、儿童遗尿症。为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挂号预约请联系我们:0371-55689970